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西北岁月】全集百度云[1080p高清电影中字]百度网盘下载

【西北岁月】全集百度云[1080p高清电影中字]百度网盘下载

【西北岁月】全集百度云[1080p高清电影中字]百度网盘下载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西北岁月】全集百度云[1080p高清电影中字]百度网盘下载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今天给各位分享《西北岁月》主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视剧《大年初一立春》李芒是谁演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电视剧《大年初一立春》李芒是谁演的
  2. 求老电影《羊城暗哨》观后感急!!!

一、电视剧《大年初一立春》李芒是谁演的

1、电视剧《大年初一立春》李芒的扮演者是马丽

2、马丽,中国大陆影视女演员,1966年3月15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90年首次参演电视剧《姊妹行》,自此开始演艺事业。1995年在刘晓庆主演的古装历史剧《武则天》中饰高阳公主。1999年在军事题材剧《突出重围》中饰方怡。2002年主演的电视剧《祥符春秋》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7年在金桢勋,徐若瑄主演的爱情剧《恋爱兵法》中饰波波。2011年在张前执导的西北传奇电视剧《射天狼》中饰魏杨氏。2012年在军旅题材电视剧《麻辣女兵》中饰米蓝。2013年领衔主演民族题材古装剧《瓦氏夫人》。

3、早年经历。马丽5岁时随父母下放到山西农村。因为个高、腿长,她8岁时就被体校录取,主攻项目是竞走。上体校很辛苦,而且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文化课,文化课落了一大截,马丽为了能靠自己的本事考回北京,于是埋头练习竞走。1987年,她骑摩托不小心撞上了大卡车,虽然未伤及性命,但却被告知不能再当运动员了。这是她人生中最低落的一段时光,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后,17岁去一所小学做体育老师。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她凭着自身的优秀条件和“胆儿大、脸皮厚”,最终通过中央戏剧学院的三轮考试。1988年回到北京,从中戏表演系毕业后分到中国青艺,但是马丽选择到新加坡和家人一起做起贸易生意。两年后,重新开始演艺生涯。

4、演艺经历。1990年,首次参演电视剧《姊妹行》,在剧中饰冯克娜。该剧描写了安徽姊妹俩到北京打工做保姆的曲折故事。1992年,与张建民主演彩色遮幅式故事片《奇案未终止》,在片中饰演林娜。1993年,在刘晓庆主演的古装历史剧《武则天》中饰高阳公主。1994年,在黄海冰主演的武侠剧《书剑恩仇录》中饰骆冰。1995年,在梁冠华、彭丹主演的搞笑家庭剧《开心就好之男人无烦恼》中饰上官云秀。1996年,主演电视剧《影后胡蝶》,在剧中饰演中国四十年代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的胡蝶。同年出演冯巩、陶虹、茹萍主演的抒情喜剧《其实男人最辛苦》,在剧中饰艳丽。1997年,与博弘主演反腐剧《蓝色战栗》饰钱小茹。同年在吴天明执导的家庭伦理剧《黄河人》中饰梅芯。1999年,在根据柳建伟的长篇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突出重围》中饰方副司令爱女方怡。同年在历史战争剧《红旗漫卷西风》中饰叶成妻。2000年,与方子哥,刘金山主演电影《限期结婚》。同年与谢兰主演电视电影《重归哈拉苏》,饰演刘永华。2001年,在徐帆、李幼斌主演的电视剧《欲罢不能》中饰郑广琴。同年参演电视剧《天堂鸟》。在陈国军执导的悬疑推理反腐剧《威胁》中饰李翠瑛。与曹力、吴卫东主演缉毒影片《缉毒追凶》。与王茜华、高发主演电影《新甜蜜的事业》。2002年,在张国立执导的电视剧《我这一辈子》中饰二太太。同年在李幼斌、于小慧主演的情感推理剧《情有千千劫》中饰曾慧娟。在赵文瑄、杨君主演的刑侦冒险剧《浴血男儿》中饰李岚。主演的电视剧《祥符春秋》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3年,在陈国军执导的刑侦悬疑剧《追捕》中饰姚晓梅。同年出演韩志君自编自导的第四部影片《浪漫女孩》。2004年,在陈宝国、江珊主演的《大宅门第二部》中饰豆蔻。同年在于震主演的抗战剧《吕梁英雄传》中饰财主康锡雪之妻小算盘。在陈国军执导的《内幕》中饰鲍雨桐。在历史古装侦破探案剧《大清提刑官》中饰弘菱。在谢钢主演的古装剧《岭南药侠》中饰慈禧太后。2005年,在刑侦题材剧《反黑使命》中饰演清水市公安局警员蓝玉芹。2006年,在田海蓉,邓超主演的励志爱情剧《女人不哭》中饰潘红棉。2007年,在金桢勋,徐若瑄主演的爱情剧《恋爱兵法》中饰波波。在系列数字电影《父子神探》中饰演于彩莲。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而拍摄的历史剧《北平战与和》中饰宋美龄。2010年,在马伊琍、涂松岩主演的家庭生活剧《双城生活》中饰张北雁。同年在青春励志偶像剧《小菊的春天》中饰餐店老板娘白丽。在家庭情感剧《人到四十》中饰梁国华。在《毛岸英》中饰贺子珍。在张嘉译、金鑫、刘钧主演电视剧《反黑使命2》中饰李玉娟。2011年,在剿匪战争剧《翻山越岭战西北》中饰叶师长老婆。在何群执导的家庭生活剧《吃亏是福》饰吕桂英。在费振翔、陈司翰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西游记》中饰王母娘娘。在张前执导的西北传奇电视剧《射天狼》中饰魏杨氏]。在刘涛和陈思成主演的爱情剧《橄榄树》中饰马婶。在都市情感电视剧《幸福满满》中饰吴彩桦。2012年,在王洋、侯勇主演的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麻辣女兵》中饰汤小米妈妈副旅长米蓝。与贾静雯,郝平主演当代都市剧《同在屋檐下》。主演滕文骥、王为执导电视剧《天伦》。在当代都市情感题材剧《结婚的秘密》中饰贺心萍。在《拯救—戒毒所日记》中饰张淑芳。在励志电影《人生无眠》中饰演男主角高小雨的母亲。2013年,主演大型民族题材古装剧《瓦氏夫人》,在剧中饰瓦氏夫人,该剧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献礼片播发。在沈聪执导的电视剧《皮影人》中饰演丹岚。2015年,在年代传奇喜剧《二毛驴从军记》中饰演二毛驴娘。2016年,在偶像民国悬疑剧《男管家》中一人分饰三角。

5、个人生活。马丽的父亲是印尼华侨,早年一直做出口贸易,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兄妹四人,母亲一个人要照顾4个孩子。1992年大学毕业后,马丽就结婚了。

二毛驴从军记2016饰演二毛驴娘导演

男管家2016饰演钟海珠导演高升中主演刘钇彤,陈昊,韩童生

和平的全盛时代饰演李文竹导演丁小雄主演任重,姚笛,王倩一

英雄瓦氏2013饰演瓦氏夫人导演刘立京主演冯玉玺,丛林,高跃铭

皮影人2013饰演丹岚导演沈聪主演王思思

射天狼2013饰演魏杨氏导演张前主演任天野

结婚的秘密2012饰演贺心萍导演何群主演张嘉译

天伦2012饰演梁慧娴导演滕文骥主演陈小艺

我的左手右手2012饰演女主编导演刘一志主演张少华,苏岩,林申

长白山下我的家2012饰演权光植的母亲导演王志强主演白微

同在屋檐下2012饰演秋枫导演沈星浩主演贾静雯

拯救戒毒所日记2012饰演张淑芳导演谭友业、马亦然主演史妍,卢星宇,田征

麻辣女兵2012饰演米蓝导演谷锦云主演李晨,尹铸胜,侯勇

翻山越岭战西北2011饰演叶夫人导演李晨声主演孙维民

血战太行山2011饰演胡雪凤导演陈健主演舒畅,曹培昌

悬崖2011饰演老邱妻子导演刘进主演张嘉译

幸福满满2011饰演吴彩桦导演刘凯主演赵会南

橄榄树2011饰演马婶导演刘保成主演陈思成

吃亏是福2011饰演吕桂英导演何群主演姚芊羽

沉默/反黑使命22010饰演李玉娟导演何群主演张嘉译

双城生活2010饰演张北雁导演安建主演马伊琍

小菊的秋天2010饰演白丽导演杨冠玉主演颖儿,王传一,王思思

神圣使命2010饰演汤萍导演何群主演张嘉译

小菊的春天2010饰演白丽导演杨冠玉主演颖儿,朱德刚,邹宗胜

人到四十2010饰演梁国华导演庞好主演江珊,王志文

毛岸英2010饰演贺子珍导演刘毅然主演于晓光

北平战与和2009饰演宋美龄导演张前主演李克俭

豁口2008饰演乔月主演陈宝国,侯耀华,刘佩琦

恋爱兵法2007饰演波波导演李敏澈主演金桢勋

秋海棠2006饰演袁宝藩二姨太导演何群主演王学圻

女人不哭2006饰演潘红棉导演澄丰主演田海蓉

反黑使命2005饰演蓝玉芹导演胡涂主演张嘉译

君子好逑2005饰演太后导演胡明凯主演郑国霖

吕梁英雄传2004饰演小算盘导演何群主演于震

大宅门第二部2004饰演豆蔻导演郭宝昌主演陈宝国

大清提刑官2004饰演弘菱主演帅小红

岭南药侠2004饰演慈禧太后导演刘家成主演谢钢

阳光总在风雨后之天堂鸟2004饰演林姐导演张健主演刘蓓

内幕2004饰演鲍雨桐导演陈国军主演伍强,刘伟,余小雪

追捕2003饰演姚晓梅导演陈国军主演伍强

浴血男儿2002饰演李岚导演刘立京主演赵文瑄

情有千千劫2002饰演曾慧娟导演尚伟主演李幼斌

祥符春秋2002饰演邢巧梅导演王大鹏主演巫刚

我这一辈子2002饰演二太太导演张国立主演张国立

欲罢不能2001饰演郑广琴导演龚朝主演徐帆

威胁2001饰演李翠瑛导演陈国军主演丁勇岱

重归哈拉苏2000饰演刘永华导演董玲主演谢兰

老版红旗漫卷西风1999饰演叶成妻导演王好为主演孙涛

突出重围1999饰演方怡导演舒崇福主演杜雨露

黄河人1997饰演梅芯导演吴天明主演周里京

蓝色战栗1997饰演钱小茹导演于立清主演博弘

其实男人最辛苦1996饰演艳丽导演王宜芹主演冯巩

我家的故事1996饰演工友导演孙成主演徐帆

御花子1996饰演老板娘导演谢洪主演王群

影后胡蝶1996饰演胡蝶导演尹大为主演颜丙燕

书剑恩仇录1994饰演骆冰导演李兆华主演黄海冰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1993饰演大妮儿导演陈国军主演董晓燕

武则天1993饰演高阳公主导演陈家林主演刘晓庆

三喜临门1991饰演陶妻导演曹桂千主演顾寒波,张英红,句号

姊妹行1990饰演冯克娜导演张华勋主演耐安

人生无眠2012饰演高小雨的母亲导演张英杰主演宋园园

父子神探2007饰演于彩莲导演胡明凯主演马跃,李子雄,高雄

皇城草医2004-08-30饰演慈禧太后导演刘家成主演谢钢,杨丽菁,赵燕国彰

浪漫女孩2003饰演李开惠导演韩志君主演田海蓉,霍亚明,田海嫣

缉毒追凶2001饰演刘扬导演祁德恕主演吴卫东,曹力

新甜蜜的事业2001饰演唐盼弟导演张世澄主演王茜华,高发,刘钊

世纪之战2000饰演田聪导演韦家辉

限期结婚2000饰演柳晓凤导演张世澄主演方子哥,刘金山

二、求老电影《羊城暗哨》观后感急!!!

那天偶然被电影频道中的一个老的黑白片所吸引,说实话能够在一分钟内吸引我的影片很少见,终于我把它看完了,是中国电影第一部反间谍的特工片《羊城暗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无间道》影片,看完电影后,又看了相应的访谈节目,才知道那个在剧中如同“梁朝伟”角色一样的帅哥叫“冯喆”。

被召集座谈的人物都是当年剧中的演员,当然都是现在还活着的,那帮人大都八九十岁左右了,显而易见的是,冯喆的人缘很不错,不论男女,对他的印象都是真诚实在乐于助人,尤其是女同志,都说他是难得的美男子加好男人,据说在羊城暗哨播出后,全国各地每天都有上千的女孩给他写信~~~~据他们说,这个人平常不爱主动和人交流,但是与任何人都能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尤其是帮助女同志,喜欢一个人独处,一有空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个人唱歌,而且大部分是外国歌曲,虽然他在解放前就已经是名誉上海滩的电影明星,为人处世却没有任何架子,长的精神帅气,演戏的时候特别投入,没法在拍戏期间和他交流,因为拍戏的空隙他也独自沉浸在戏中角色里面,反正几乎是没有缺点的如绅士一般的男人~~~~~~~

在网上看了一些他的资料,整理如下:1921年,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的冯喆,出生在天津。冯喆共有一个兄长,一个小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冯喆被迫辍学,,从此开始了他短暂却辉煌的艺术人生。1945年5月初的一天,经“同茂剧团”负责人英郁、戴耘的长期观察和考验,作为冯喆的入党介绍人,24岁的冯喆光荣地加入了渴望已久的中共地下组织。 1949年冯喆与曾经做过黄埔军校小妾、茶馆老板三少爷女友、重庆警察局总局长的情人及舞厅歌女的张光茹结婚。从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前后十多年间,冯喆曾在《胜利重逢》、《淮上人家》、《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记》、《金沙江畔》、包括和金嗓子周旋一起出演的《桃花扇》等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作为长期生活在城市文化圈中的冯喆,要演好这些人物,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冯喆塑造的这些银幕形象,大都真实、自然,还具有他那独特的潇洒风度,是较为难得的。冯喆的戏路非常宽广,且人物反差极大,既能演文人,又能演武将;既能演现代革命青年,又能演古代多情公子,可以说是古今纵横,工农商学兵皆有,“性格演员”当之无愧。

1952年至1953年春,冯喆刚拍完《南征北战》之后,就主动要求赴朝鲜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进行慰问演出和深入生活。在朝鲜,冯喆和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分在一个连队,他们就象普通战士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背着背包,踩着齐膝的积雪,随着部队,从傍晚急行军到天明。有时一晚百里,连续几夜,腿肿胀得都抬不起来,而冯喆却不怕苦,不叫累,热忱地给广大指战员说快板,唱歌,朗诵,以激励和鼓舞指战员的战斗精神。当时,由于敌机频繁骚扰,狂轰滥炸,在行军途中和驻地常常遇到险情,冯喆却始终表现得沉着、坚定。

朝鲜战争后,张光茹由北京青年艺术剧团回到上海人艺,冯喆也回到上影厂。在张光茹和冯喆分开的天各一方的日子里,张光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察觉到冯喆有了外遇,对自己有所淡薄。张光茹生性好强,但心胸狭窄,再加上她以前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遭遇,所以,单靠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再加上自己盲目的主观臆断,来任意想象出冯喆的风流韵事。张光茹要求的冯喆,应该是一个可以完全依赖和依靠的完美无缺的丈夫。基于这样,她绝对不允许冯喆对自己有半点的不忠实,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之间的交往上,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正因为如此,张光茹表现出极端的不宽容。她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局限留下的烙印,也就随之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事态的发展,在一步步地向家庭危机的边缘延伸着。话说当时两人为了事业,都宣称暂不要孩子,待一切安定下来后再说。中途,冯喆前往朝鲜战场去体验生活,前线炮火的枪林弹雨,冯喆考虑得很多,他想在临走前要个孩子,张光茹却同样以一种莫名的心理回绝了他。次年,冯喆从朝鲜前线回上海后,再次提出孩子的问题,张光茹想到自己的年龄,还有工作的事业都已稳定和开始起步,就答应了丈夫的要求。但是,张光茹由于与丈夫之间这种矛盾的日益加剧,内心深处时常闪现出一种越见清晰的“情感报复”。为此,张光茹在怀孕和保胎期间,每天早晨去跑步练操,到剧团后又去翻单杠,造成流产。张光茹的心理是异常的纷乱,身体创伤却又使她感到十分委曲,有口难言,一时间,两人之间难解矛盾。张光茹在流产后的第二年,又一次怀孕,再次流产后,医生郑重地对她说,由于她的输卵管堵塞已造成严重的水肿,为了防止随时出现病变,必须切除输卵管保住生命。无情的现实摆在两个人的面前,张光茹只有去默默而无奈地接受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生育孩子的残酷现实。

面对虚弱憔悴的妻子,冯喆的内心深处,升腾出一种难以名状痛楚和伤感。昔日的花前月下,私语呢喃,最终换来的结果,却是如此这般萧萧落木,相对无言。这痛楚和伤感,同样时时强烈地刺激张光茹的心房。有意的报复,无情的结果,飞来的灾祸,自咽的苦果。真是伤心至极,到了一种怎么也说不出来的刺痛。张光茹已经受伤的心灵,使她深深地暗自谴责自己太过于残忍。她百感交集,泪眼朦胧地呆呆地望着冯喆。冯喆强忍心中被时时敲打的痛楚,勉强挤出笑容,安慰妻子,但张光茹还是终于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嚎啕的大哭,似乎宣泄了她心中的一切。

在经过一番爱恨恩怨的风雨之后,张光茹收敛了自己过失的言行,两人试图摒弃那段不愉快的往事,重新开始找回那曾经给两人带来过甜蜜、也带来过幸福的美好时光。冯喆和张光茹虽然经过一段感情的低谷,又重拾旧欢,但是,残留在两人内心深处的伤痕,已经根深蒂固地永久地扎下了根。为此,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许多琐碎的事情,都会成为夫妻冲突的导火线和助燃剂,最后竟闹到离婚的地步。可是,在那个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人们是谈情色变,更何况是众人瞩目的名演员要“闹离婚”了?于是,组织调解,朋友规劝,来自上级的压力,事业发展和终止的取舍,还有种种无形的禁区和难以逾越的界限,冯喆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内心极端痛楚。就这样,两人一会暴风骤雨,一会雨过天晴,别别扭扭、极不和谐的夫妻生活,就这样度日如年般地熬着一天天极度失落的日子。

1956年3、4月,冯喆正在《铁道游击队》剧组扮演政委李正,初夏季节,成都川剧团到上海演出传统戏《谭记儿》,极赋地方特色的川韵川味,倍感熟悉和亲切的川剧唱腔,都让张光茹看的是那样如痴如醉,也不由得浮想联翩。在经过一番认真的前思后想之后,张光茹终于开口对冯喆提出了自己想回四川的想法。两人为此又引发的一场争吵,由张光茹再度把火点起。张光茹去意已定,一个月后,一切调动手续全部办理完毕。看来木已成舟,冯喆的心头掠过阵阵隐痛。离别之刻,张光茹出于女性特有的柔肠百结,又有了一番真切的难舍难分之情,毕竟她和冯喆从46年相识到今,已有11个春秋。冯喆面对眼前娇美如故的妻子,还有她这样带有试探性的问话,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但是,男人的犟劲,却强烈地把这些脆弱的感情强压心头。他还是强装笑脸,为妻子送行。张光茹走后,冯喆的心里,一时间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和深深的失望,如果两人的感情若不是这几年发生了波浪型的变化,也许张光茹肯定不会这样狠心地离他而去。她一方面是重新寻找失去的川剧事业,另一方面是逃避与自己的矛盾纠纷。冯喆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想,反省自己的过失和曾经的错误,一夜夜经常难以入睡。嗨!从此不再爱良宵,任它明月下西楼。

1957年下半年的8、9月间,冯喆主演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在全国“反右派”和“大跃进”的运动中,冯喆一连主演了《大风浪里的小故事》之一的《旧恨新仇》和“艺术性纪录片”《重要的一课》、《英雄赶派克》、《热浪奔腾》,还担任了《二十天革个命》的幕后解说,并参加拍摄了反映王孝和烈士在上海解放前进行革命斗争的影片《铁窗烈火》。1959年,由冯喆和葛鑫根据杨尚武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沙漠追匪记》,实则负责导演工作的冯喆当仁不让地主演骑兵班长钟永胜。同年,张光茹随成都川剧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来到上海。两年分别,一朝相见,冯喆与张光茹相拥缠绵。时光短暂,分别在即,冯喆特意将张光茹领到一家照相馆,两人依偎在一起,留下了结婚十年来的第二张合影照片。

冯喆与高衡、丁然、汤晓丹联合导演了《东风劲吹》之后,1961年,国家重新调整经济方针,开始压缩和改建各省的电影制片厂。上影天马厂决定与在“大跃进”运动中匆忙上马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合并,厂址仍定在成都,消息传来,天马厂一片骚动。冯喆是名列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厂建设的人员之内。究其原因,表面名义上是以照顾夫妻两地分居之由,实际上是对他一种残酷和致命的惩罚。在此之前,冯喆有一天到街上购物,在百货公司里见有一位女士相貌出众,便不由自主地跟随那位女士走了一段路,谁知竟不知不觉地跟到了里弄的一个派出所里,原来那个便装的女士竟是一名民警。出于职业警觉,那位女士发现跟踪后,就认定冯喆是不怀好意,便一气之下告发到天马厂,且把本来很平常的一件芝麻小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冯喆为了这件事情,再加上冯喆以往与一些少女“追星族”子虚乌有的影星与影迷的联系,还有其他一时难以解释得清楚明白的男女之事,上影厂来个“新帐”、“老帐”一起算:第一,工资降两级;第二,开除党籍;第三,调遣到峨影厂。与冯喆共事多年、深知冯其为人品性的上影厂党委办公室主任杨公敏,在此时好心相劝,善意提醒冯喆在外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惹来中断前途的“杀身之祸”,冯喆实在冤枉,但一时半会却难以辩白,他只有苦笑地回答道:“我连脾脏都摘除掉了,还能去做些什么了?”

临行前,冯喆环视自己独居的一方斗室,拿起1949年在香港结婚时,同事加好友牛送给他的那件水晶制作的马头工艺品,嘴里苦笑地自言自语:“结婚十二年了,我惟一的两件宝贝,就是一个老婆和这个水晶马头啦!”虽说他与张光茹自1951年在上海团圆后,在感情上一直磕磕拌拌,但从内心深处,冯喆对妻子依然是关爱有加,这种一片痴情,却造成了他以后人生的更大不幸。冯喆把个人感情的唯一慰藉和希望,寄托在妻子张光茹身上,他在事业突然遭受摧残之时,意想从妻子那里得到温暖。

来到成都的第二天,冯喆就赶到剧场去看张光茹演出的川剧《铁笼山》。戏结束后,冯喆兴奋地跑到后台去找妻子,张光茹笑吟吟在等候着他。两人百感交集,分别两年,相隔四年,今又重逢,千言万语,默默无言。夫妻两人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然而,一向疑心很重的张光茹,很快就经过其它渠道,得知冯喆调入“峨影”的真正原因。她由残存在内心的一丝爱意,顿时衍变成一种无比的敌视,她首先选择了冷漠来报复丈夫,拒绝与丈夫同居一室。冯喆只有无奈而痛苦地搬进峨影厂的宿舍,开始独自一人地过起夫妻同居一地,却不能同住一处的反常生活。

初到峨影期间,冯喆一门心思投入到建厂的各项工作。可是,作为一名演员,无戏可演,却又真正使他的内心时常感到更加苦闷。这双重的痛苦,使冯喆积郁心头,难以消除。嗨!回首往事,不由得慨叹世间炎凉,伤感至极。善动感情的冯喆,真是情到深处人孤独。

1963年新春过后,上影天马厂《金沙江畔》摄制组,来到了大西南,在阿坝马尔康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可是,担任主演的北影厂赵联却因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只好退出。傅超武和制片主任迟习道考虑拍片进程,只好“就地取材”,赶到峨影厂搬来了“救兵”冯喆,来扮演的指导员金明。金明的形象,是冯喆继电影《胜利重逢》、《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沙漠追匪记》、话剧《英雄的阵地》后,第六次扮演军人角色,且连同《羊城暗哨》中的公安侦察员一起,完整地塑造了我军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公安侦察员等一系列军人的形象。冯喆匆忙从西南赶往西北,在西影厂拍摄的影片《桃花扇》中主演侯朝宗。“情碎桃花扇”的结尾戏,当王DAN凤扮演的李香君愤然撕碎定情之物桃花扇时,此时此地的冯喆,既是剧中人无限的失落、惆怅,也是由此联想到自己家庭生活的不幸,而自然流露出那种真实伤感。

冯喆又重新回到了冰冷的现实当中,对着窗外死寂一片的黑夜,心情异常沉闷和沮丧地熬过了一天又一天。此时,张光茹的事业红红火火,作为四川成都川剧团的台柱,她忙着一场接一场的赶排新戏。冯喆则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仅仅是参与了该厂组建工作和担任了纪录片《人民公社万岁》的解说。此一时,彼一时,冯喆再次感叹命运的捉弄和人生的苦短。在冯喆的事业、家庭双重打击下,三年自然灾害的降临,又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磨难。冯喆时常忍饥挨饿,甚至有时还把树叶、树皮和杂面混在一起,权当一顿饭充饥,真是到了穷困潦倒、一败涂地的地步。1965年初春,冯喆应珠影厂之邀,再次南下参加剧本修订的工作,不久,冯喆接回身患肝癌晚期的母亲,冒着广州40多度的高温,陪着母亲几乎跑遍了广州各区所有的大小医院,但母亲还是撒手西去。

一出催人泪下的《桃花扇》,还没有等到在全国公开放映,震撼大地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就全面引爆。

等待冯喆的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他被戴上“夏衍黑线人物”、“文艺黑线的黑干将”、“特嫌分子”的大帽子,遭到厂里ZAOFAN派和革命群众的围攻和批斗。来势汹猛的打击,给冯喆猝不及防,当头一棒,冯喆身陷囹圄,给予他的是一次比一次更厉害的批斗YOUJIE,一次比一次更残酷的拳打脚踢,还有难以忍受的肉体摧残和人身凌辱。这是一段冯喆一生中最为沉重而悲凉、凄惨而恐惧的日子,也是他始终难解郁闷而最感痛苦,而又欲死不能、欲罢不休的日子。

冯喆每次开完批斗会后,自己的身上都会留下造反派毒打的新伤旧痕。此时的张光茹,自然也是被作为“专演才子佳人的旧戏子”,也被强行送进了成都市文艺系统学习班。一场又一场没完没了的批斗、YOUJIE和挨打,使冯喆心中更加迫切地想见到张光茹。有一天,冯喆打听到张光茹己从学习班回来,他便瞅准空暇时间,匆匆跑到张光茹居住的家中,倚着门坎神情凄惶地哀求她说:“光茹,我们两个还是和好嘛!”张光茹竟赌气地把冯喆推出了还没跨进的家门。由于她与冯喆早在上海就已情感破裂,尤其对冯喆在调来成都之前所做出的“街头追女”一事大为愤怒,更是对他眼前的处境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而且还由此产生强烈的报复意念。她由于从来没有原谅过冯喆,早已与他同地分居,甚至还向峨影厂造反派密报了冯喆和一些同事以前谈论形势的事情,结果使他招来一场装进麻袋里的毒打。冯喆的肉体在遭受摧残,他的内心在默默地流血。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倾情恩爱过的妻子,会这样无情无义。

一位未婚女子却在危难时刻,不顾别人的非议,甚至不顾自身的安危,主动来对身处逆境当中的冯喆,表示出极大的同情,于是,冯喆在一段日子里,经常偷偷地从关押他的牛棚里跑出来,与那位好心而勇敢的姑娘相见。这种在当时被视为“大逆不道”之罪的偷情,肯定不会逃过随时“警惕”的眼睛,冯喆被罪加一等,使其再次历经十八层地狱的身心重创。

哀莫大于心死。冯喆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自己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往事。这往事,是片断的闪回,是连贯的记忆,是心底的浮想,是交错的思绪。冯喆由事业上轰轰烈烈的高峰,渐渐沉入事业和生活双重打击之下的深谷。其心情的异常沉闷和苦涩,使冯喆的心中交织着无限茫然、万般悔恨、无奈思绪和深深的失落。

1969年的初夏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里对“重点管制对象”的历史问题和现行表现正在进行综合定论,所以令人倍感恐怖的“大逼供”全线铺开。这些“重点管制对象”,一个个被单独带走,重新进行提审,令其交待以前所谓的历史问题,过去的批斗、游街和毒打,现在升级到更加残酷的严刑逼供,穷凶极恶的造反派为了完成市革委会下达的命令和交派的任务,开始变本加厉地再一次用非人的手段和肉体折磨来试图查出“专政对象”新的线索。6月2日这一天,“集中营”院里的高音喇叭地猛地传出凶神恶煞般的声音:“冯喆,你在哪里?赶快回来!如不回来,后果自负……”这种声音反复叫嚷了十几遍,十几个专政队员来回奔跑,像是在上天入地般地搜查“逃犯”。第二天下午,造反派把大家全部集中到操场大草坪上,口气生硬地宣布说冯喆已畏罪自杀。就这样,一代著名影星自此永远消失于人间,他死亡的时间是1969年的6月2日,年仅四十八岁。

然而,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历史以真实的本来面目,冯喆的死因,从定性的“自杀”中,却出现了几处明显的疑点和破绽:

其一:冯喆在学习班里,性格乐观、开朗,“自杀”之前的当天中午,还坐在井边打完水后,正吃着一大碗面条,丝毫没有流露出半点的厌世情绪。突然“自杀”,来势蹊跷;

其二:据见过冯喆遗体的峨影厂的同事说,冯喆决非是上吊“自杀”,因为他表情从容,不是上吊死后的面部变形和突出的舌头外伸症状。后来,冯喆的妹妹前往峨影参加冯喆的追悼会,一位同情冯喆的同事,曾悄悄地暗示说:“你哥哥人长得很漂亮,死得也漂亮”;

其三:冯喆在死亡的头天下午,曾被ZAOFAN派几个头目叫去训话,至此再也有去无回。显而易见,冯喆的死因,与这几个ZAOFAN派头目有直接关系。据一个不愿透明姓名的人,忍不住对冯喆的妹妹说:他曾亲眼见到冯喆与ZAOFAN派头目有争执,被一气之下的ZAOFAN派头目,用一张三条腿的板凳对后脑勺打死的;

其四:冯喆在死后被伪造成上吊“自杀”,其现场即安排在他生前负责给学习班1千多人烧水的开水房的煤堆里,随后,又在宣布他死亡的当天下午,赶忙送往火葬场当即火化,进行焚尸灭迹,其用意就是以便查无凭证,死无对证。

一个鲜活旺盛的生命就此销声匿迹,人世间又多了一个死不瞑目、飘散不灭的亡灵冤魂。

1978年7月13日,峨影厂公开召开冯追悼会,为冯喆公开平反。身在广州烈士陵园的冯喆如果地下有知,也该含笑九泉了。多少年的风尘岁月过去,随风而逝的往事消荡贻尽,张光茹在步入晚年、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之时,她留下的惟一遗物,就是自己作为缅怀亡夫的一本自编的《笔花诗集》。其中的“忠魂伴君”一首写道:“我悼亡君十八年,此心耿耿意绵绵。君虽逝去我恋君,梦里相逢话苦甜。”诗的直白胸襟,诗的情意交融,足可表明张光茹真挚的情怀。然而,冯喆的生前,却始终领教和接受的正是她诗中景象和意境的另一面,这样在冯喆死后的迟来表怀,已经是太晚,太晚了!

1978年7月13日,峨影厂举行全厂追悼会,公开为冯喆平反。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冯喆被国家文化部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

2005年冯喆被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星”。

“他们骂我乱爱,实际上我是乱被爱,跳窗子翻墙我是干过,但那多是应邀而为,我不愿意女人为我受苦,男人嘛,总应当多为女人着想,而女人的要求,总是多于男人。”这一番话,说明了冯喆的感情类型和心态。

冯喆先生从来就不属于那个污浊的尘世。他只是不甚落入凡间的一个淘气的的精灵!

他超群的才华送给我们一个永不能忘怀的影像。他过人的胆识挑战着人性的卑略。他坦诚纯真的心境告诉我们什么是永恒.他以那么潇洒的方式游历着这个本来无情的人间。

父亲提起此事总说:“冯喆先生那样一双眼睛里的神采,在当时的芸芸众生里是绝无仅有的。连我一个半大皮猴儿都看呆了。”

那时候的冯喆快把女人们都惹疯了。他的妻子张光茹拒绝和他过夫妻生活,对他形同陌路,当时便有无数的未婚和已婚的女人排着队向他献身。

冯喆和张光茹的婚姻是一个悲剧。这是两个绝对不合适的人。冯喆受过高等教育,家学渊源,眼界开阔,生性浪漫。张光茹出身穷苦,多从戏文里学看事物的观点,幼年被奸,心态偏狭。他们相识时,冯喆是如日中天的红小生,张光茹是默默无闻的小配角。我有时会想像他们初相识的情形,丰神如玉的男子从灯火璀璨处走到楚楚动人的女子面前,微笑着说:“你好,张小姐。”一段如花美眷的故事从此开始。他娶了她,尽管门不当户不对。童话在王子娶了灰姑娘后就不写了。真实的生活是,灰姑娘有着极强的自卑和自尊心。周围的一切时时提醒着她,他们之间的差异。她变得极端地敏感和偏狭。于是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王子开始有了外遇。而为了惩罚他的出墙,她打掉了和他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相好,并开始了对他深切的,无休止的恨。于是她会在冯喆向她道歉认错时,怒骂着推他出门;她会在关键时刻一纸告密,推他入万劫不复;她会在认领冯喆尸体的时候,轻松怡然地买了一只烧鹅。

他始终是阳光灿烂,口无遮拦,自然随和,没有架子,高大魁梧地站在我们面前。回想起50年代后期,他到广州,在爱群大厦,在珠江边上,在东山别墅群,在这个城市唯一的书店里,留下过他的身影,也留下一代观众影迷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那时我还小呢,可能是拍电影吧,在新华书店里冯喆翻看着桌面的书,妈妈叫我走过去与他招呼,我真的走到他身边,小手拽着他的裤兜,忘记叫他什么了,他身着白衬衣深色西裤,斯文地温和地摸摸我的羊角辫,笑了笑,我看到他俯下来的头,炯炯的眼神透出一丝丝的温良,笔直的鼻梁承载着他全部的执着,很有个性的嘴角往上翘了翘,想说但没有说却一直挂着微笑不算太白的面孔,我一直记得,高高的很绅士的,我很小还刚刚够得上他垂下的手腕,所以没有与他说话只是傻傻地笑….

三十八年前,那个晦暗的早晨,你在最黑暗的黎明前离去!

没有鲜花,没有送别,甚至没有一掬敢为你偷偷抛洒的眼泪!

你走的如此悄然无声,又如此无奈!

一尸陈隔,斩断你星途灿烂的荣耀与无限希冀的未来!

告诉我你寂寞吗?在通往天堂的旅途中,你还是那么寂寞吗?

纵使炼狱之火可以将曾经的过往烧成灰烬,

你清澈的眼眸依然是照耀这个冷暖人间最灿烂的那颗星!

珍藏起你高贵的尊严和永恒的影像!

我们走过这物欲喧嚣的尘世。。。。。。

关于《西北岁月》主演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新文章